-->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透析 » 默认 » 正文

南方旱情影响 后期“籼强粳稻”或将再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9  浏览次数:120
核心提示: 稻米市场自高位回落以来,经过数月的回调,虽然交易仍较沉闷,但回落之势已明显放缓,局部地区已有所趋稳。由于市场主体相对谨
 稻米市场自高位回落以来,经过数月的回调,虽然交易仍较沉闷,但回落之势已明显放缓,局部地区已有所趋稳。由于市场主体相对谨慎,稻米交易总体清淡,涨跌幅度也较为有限。目前来看,政策压力与成本支撑并存,多空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由于受到南方干旱持续等因素的影响,后期籼稻走势或将强于粳稻。
销区大米销量下滑
随着国内稻米市场转弱,销区市场大米交易趋淡,销量下降趋势明显,价格仍呈稳中偏弱走势。其中,上海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3980~4120元/吨,安徽粳米3980~406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杭州市场江苏产特制晚粳米批发价格为4260元/吨左右,比前一周下滑40元/吨;安徽产标一晚粳米4060元/吨左右,持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320元/吨,普通东北米4600元/吨,普通晚籼米3520元/吨。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格为438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普通晚籼米3830~3960元/吨;普通早籼米3560元/吨,持平。
销区大米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是需求难以放大,大米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厂内迁致使大米消费人口受到影响。因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去年下半年以来,沿海工厂内迁数量趋增,用工人数也相应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大米销量。二是因货币紧缩、工资上涨和原材料涨价,导致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开工率下降。最近全国工商联对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进行的系统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艰难。在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由此导致企业用工人数出现下降。三是南方天气转热,大米需求本身也进入了季节性消费淡季。四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导致消费者和经销商均在目前的市况下购买热情不高。由于销区大米销量下降,市场上涨动力不足,预计大米市场将陷入较长的低迷时期。
南方干旱将对籼稻构成较强支撑
今年上半年南方地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旱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降水的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及水库水位异常偏低,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截止5月2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9892万亩,其中,江西全省已栽早稻受旱面积达533万亩,140多万亩中稻无水泡田翻耕。湖北省早稻缺水受旱面积300多万亩,湖南洞庭湖以及广东雷州半岛等地,因前期干旱,江河湖泊蓄水不足,早稻生长可能面临缺水的威胁。
由于南方地区是我国籼稻的主要产区,目前正是早稻返青分孽的关键期和中稻育秧期,干旱的威胁将严重影响今年籼稻产量,这也对籼稻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支撑。目前南方籼稻市场已基本止跌,局部有所上涨。最为明显的是早稻期货市场受到干旱消息提振,出现了触底之后的强劲反弹,走势相对强于其它品种。交易最为活跃的9月合约自本月上旬的2430元/吨左右企稳反弱,上周未结算价2489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9元/吨,连续两周上涨。本周一更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结束,雨量偏少的消息刺激下放量大涨,最高上摸2586元/吨,尾盘报收2556元/吨,较前一日大涨67元/吨。
虽然5月20日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加上三峡水库5月20日以来加大了下泄流量,对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干旱有一定作用。但由于主要降雨带位于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总体仍偏少,旱情尚未得到根本解除。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5日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加剧,未来籼稻的生长仍不能乐观。受此影响,籼稻市场波动可能有所增加,价格也有走高的可能。
大米出关缓慢制约东北粳稻走势
由于去年粳稻喜获丰收,供求关系得到改善,自新粳稻上市以来,粳稻走势就弱于其它地区。虽然市场主体曾一度看好粳稻走势,积极入市收购,推动了东北粳稻价格的走高。但是,因没有实施北粮南运补贴政策,东北地区稻米竞争优势减弱,南方销区经销商北上采购意愿下降,临近销区的苏皖地区粳稻受捧,粳稻市场呈现南强北弱走势。随着今年整个稻米市场的转弱,东北粳稻市场也呈趋弱走势。国内销区大米销量下降对商品率较高的东北地区影响相对较大。由于商家去库存意愿增强,采购东北大米的热情下降,部分甚至停止采购,加上东北铁路运输紧张,车皮难请,导致部分地区稻米出关受阻,黑龙江加工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中,市场交易更显冷清,有价无市状况突出。目前国内正在承受自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电茺”,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预计“电茺”将更加严重,国家可能会对电煤供应实行倾斜的运输政策,届时东北粳稻出关可能更为困难,后期东北稻米走势难言乐观。
后期“籼强粳弱”或将再度上演
籼稻与粳稻作为我国水稻的主体,以往由于粳稻所占比重较小,加上计划经济时代对粮食的管制较多,粳稻价格走势基本从属于籼稻,齐涨共跌是当时的主旋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稻特别是粳稻的需求快速增加,加上政策的推动,2009年以来粳稻市场大幅上涨,“粳强籼弱”格局凸现。2010年后,因通胀日趋严重,成本上涨推动了国内稻米市场再创新高。由于国内粳稻大幅增产,加上国家迟迟未出台北粮南运补贴政策,而籼稻产量下降,尤其是早籼稻减产较为严重,粳籼各自的供求关系出现了反向变化,导致一年来籼稻价格上涨幅度总体高于粳稻。
今年在调控政策的高压下,稻米市场整体由强走弱,粳稻与籼稻均走势低迷。由于各自基本面的不同,后期籼稻市场走势可能相对偏强,而如果没有新的扶持政策出台,粳稻或将在低位徘徊更长的一段时间。一是自去年秋粮上市以来,粳稻由于丰收,供求相对宽松,库存得到改善,尤其是东北地区企业库存普遍较高,出货相对缓慢,短期行情或难有根本好转。籼稻则因灾减产,库存出现小幅下降,目前触底迹象明显。供求关系的不同将使籼稻与粳稻后期走势继续产生差异。二是制约籼稻上涨的2008年和2009年托市收购稻谷得到了较好消化,目前库存已大幅降低,籼稻“脱困”在望。三是南方籼稻产区的两湖地区和江西等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对当前处于田间管理关键阶段的早稻生长不利,后期籼稻产量将面临考验。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增加,目前的天气对粳稻生长影响不大。市场对籼稻与粳稻今年产量的预期也将导致两者走势继续产生差异。
 
 
[ 市场透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市场透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主办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善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001106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325号